近日,從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傳來喜訊,武漢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項目(簡稱黃機二期項目)成功入選典型工程項目案例,這無疑是對該項目在水環境治理領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認可。
與此同時,中建武漢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建設運營有限公司榮獲 2024 年度武漢市最美民間河湖長,更是彰顯了其在守護城市水生態方面的突出貢獻。而在這兩項榮譽的背后,武漢新烽光電作為項目子系統智慧水務管控平臺的承建者,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,為項目的成功實施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▲典型工程項目案例證書??

▲2024年度武漢市最美民間河湖長證書??
01黃機二期項目:武漢治水的璀璨明珠

黃機二期項目是武漢市 “四水共治” 頭號工程,對改善大漢口地區水安全和人居水環境意義重大,也是 “長江大保護” 關鍵舉措。項目投資規模大,涵蓋排水、截污等多方面建設內容,是綜合性治水工程。
它是湖北省首個入選全球基礎設施中心(GIH)項目庫的項目 ,還獲 2024 年度國際水協(IWA)“卓越的項目執行與交付” 類銀獎,彰顯其在多方面的卓越表現和武漢水環境治理成果獲國際認可。
該項目成功實施,讓黑臭的黃孝河、機場河水質改善,水生態恢復,周邊居民生活環境提升。河道沿線新建休閑綠道等成市民休閑好去處,實現從 “黑臭水體” 到 “宜居之河” 轉變,為武漢打造濱水生態綠城助力。
02智慧水務平臺:新烽光電的創新杰作
在黃機二期項目中,智慧水務管控平臺無疑是一顆閃耀的“明星”,而武漢新烽光電作為其子系統承建者,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,打造出了一個高效、智能的水務管理中樞。
技術基石與核心優勢
新烽光電的智慧水務管控平臺,依托先進優化調度模型,能實時監測、評估、預警、管控流量和水質。通過在流域部署高精度監測傳感器,如多普勒超聲波流量計等,實現水務要素全面感知。傳感器采集的數據經物聯網實時傳輸至平臺,平臺運用大數據、云計算技術處理分析,精準掌握水務運行狀態,為決策提供依據,盡顯技術先進性與科學性。
全方位功能展示
流域一張圖:綜合展示黃孝河、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基本信息,包括水系總覽、匯水分區選擇、監測數據匯總和異常事件統計等。

▲流域一張圖
數據分析:覆蓋污水系統、CSO管控系統、排澇系統和生態補水系統內的實時和歷史數據,提供聲光報警提示,確保數據監測的及時性和準確性。

▲流域一張圖
調度方案:實現水務設施的一體化監管和智慧化聯調,通過“削峰減排”策略減少污染物進入水體,合理控制水生態補水,降低能源消耗和物資消耗。

▲流域一張圖
預測預警:利用河道水動力模型、流域水文模型和河道水質模型,對流域水安全、設施運行負荷和河道水環境進行全方位預測模擬,及時發出預警。

▲流域一張圖
03新烽光電:智慧水系統信息化行業
豐富的項目經驗
武漢新烽光電在水環境治理領域經驗豐富,成果遍布全國。在襄陽市樊城區七里河黑臭水體整治工程中,其搭建的監控系統助力水質改善;在信陽市中心城區智慧水務平臺項目里,發揮技術優勢,有效解決當地水環境難題 ;還參與眾多流域管控項目,如武漢經開區智慧河湖綜合調度平臺項目,提升區域水安全保障等能力,同時在洪山區水務信息化綜合平臺項目中,運用先進技術,推動當地水環境進一步優化。

▲襄陽七里河黑臭水體整治工程

▲信陽市中心城區智慧水務平臺項目

▲武漢經開區智慧河湖綜合調度平臺項目

▲洪山區水務信息化綜合平臺項目
持續創新,引領未來
新烽光電視創新為核心動力,不斷加大研發投入,研發人員占比超四成,已斬獲眾多專利和軟件著作權。積極探索新技術在水環境治理領域的應用,自主研發城市水模型,提供 “四預” 方案。持續創新不僅推動自身業務發展,還引領行業朝著智能化、高效化方向邁進。
04展望未來,共赴綠色新征程
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項目入選典型工程項目案例,建設運營公司榮獲武漢市最美民間河湖長稱號,這也是對新烽光電在智慧水務信息化領域貢獻的認可,也為全國水環境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。
未來,新烽光電將秉持既有理念,持續加大研發投入,為更多項目提供解決方案,同時期待更多力量加入,共同守護綠水青山,創造美好生態家園。